刘沁潇-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刘沁潇

生态学2001
联系方式:18181431075
GPA:3.87/4.0 (87.84/100)
语言成绩:雅思 8(6.5),GRE 326+3.5

科研经历

大二春夏学期开始在李攀老师实验室学习植物系统发育,完成了院级SRTP项目和毕业设计。大四秋冬学期短暂在刘昊轩老师的实验室学习,没有项目。此外当过千岛湖野外工作的志愿者,跟着实验室出了几次野外。

申请地区、方向、学制选择

我同时申请了美国的PhD和欧洲(瑞典、芬兰)的MS,方向都是生态与进化生物学(Ecology & Evolutionary Biology)。

美国大部分EEB项目(无论PhD还是MS)都是直接进入一个实验室,很少有轮转的情况,所以申请美国EEB项目的时候套磁十分重要。学制的选择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在美国,一些硕士项目的培养会更偏向往业界发展,决定要从事科研的人可能更多是直接申请PhD,或者先做几年RA再申请PhD,但是也有许多人在拿到MS学位后继续读PhD,可以说看的是个人选择。经济上来说,一般PhD都会免去学费,并且通过奖学金/RA/TA的形式发生活费;而MS项目则需要自己覆盖这些费用,开销较大(EEB的全奖硕士很少)。

欧洲一般都需要先申请硕士项目,拿到硕士学历后再申请岗位制博士(也有例外,但很少)。欧洲的生态学或进化生物学项目大部分是授课型硕士,不直接进实验室,主要是上课,要求和申请流程因国家、学校而异。就我个人的申请经历而言,瑞典、芬兰学校的申请流程简单清晰,申请难度相对较低,学校科研水平好,如果能拿到奖学金开销也相对较低,还是挺不错的选择。

申请的整体要求

(1)美国PhD
美国PhD对成绩没有太多的硬性要求,大部分底线是3.0/4.0,成绩在PhD选拔中不会是最重要的因素。
语言成绩同理,一般来说满足学校申请要求即可。另外,现在很多学校不需要GRE成绩了,所以在申请之前可以了解一下政策,权衡一下要不要参加GRE考试。
科研经历是申请PhD的关键。文章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需,老师除了科研成果也很看重动机和科研潜力,所以在参与科研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体会想法。具体地参与到一段科研中还能帮助了解自己喜欢(至少不讨厌)什么类型的工作(比如湿实验vs干实验,在实验室里工作vs在野外工作),因为有时可能会对科学问题本身感兴趣,但对研究的过程感到反感。在大学早期阶段可以多多与老师交流、进实验室学习,最开始什么都不懂也可以先申请去旁听组会,大部分老师都非常鼓励学生参与科研。

(2)北欧MS
北欧MS对科研的要求比较弱,主要看成绩和课程匹配度,985、211学生也比较有优势。成绩的话,浙大学生在85/100以上把握就会比较大。课程匹配度很重要,要参照官网检查自己所修学分是否达到要求,只有达到了才有申请的资格,因此修学分时需要早做规划。
我申请的学校都不需要推荐信,只需要提交成绩单和文书,但需要注意时间,提早准备材料(尤其是成绩单认证)。

具体过程

·套磁
套磁的目的首先是让对方老师眼熟自己,其次是获取信息,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与一些学术上顶尖的教授进行交流。对于一些委员会制度的学校,与感兴趣的老师套磁并不能保证自己能通过委员会的筛选,但是能了解到对方的招生情况,心里更有底,若通过了委员会的筛选,被老师选择的概率也会提高。
套磁初期我是先选择学校和系,浏览系里所有老师的个人主页,如果这个学校里有2-3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我比较感兴趣,就开始套磁,简单介绍自己的经历和兴趣并且附上简历和成绩单,每个学校同时只联系一位老师,被拒绝后再联系下一位。由于初期的时候我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其实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套磁的时候在大的研究兴趣的前提下尝试了多个方向,通过套磁得到的反馈也逐渐了解了什么方向的老师会对我这种背景的学生更感兴趣,我去什么样的实验室匹配度更好,后期就可以直接根据关键词在谷歌上搜索实验室主页。此外还可以从平时读到的感兴趣的文章入手,关注发表文章的实验室。另外不要担心自己的背景不好没人回应,多发一封邮件总是多一份机会。
如果对面老师感兴趣,一般会约一个非正式的氛围轻松的谈话,进一步了解研究背景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问,了解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方向、老师的指导风格等等,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大胆表达。有些老师可能会推荐联系他们实验室的学生,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了解实验室氛围、导师作风是否适合自己。

·文书
文书写作时要展现出自己与项目/实验室的匹配度(所修课程、科研经历等),解释选择这个项目/实验室的充分理由,以及体现自己的规划。科研经历往往是文书的核心,在展现你具备的科研素养与潜力的同时,串联起你的动机与期待、过去与未来。浏览项目官网、实验室主页可以让why school/why program/why advisor这部分写作更加具体充实。

·推荐信
美国PhD一般需要三封推荐信,我的推荐信一封来自实验室导师,一封来自班主任,一封来自课程老师。一般来说,有过国外经历的老师都会比较支持大家出去留学(也会有更多connection);对自己比较了解的老师会更愿意帮忙写推荐信,写出来的内容也更加具体有说服力。如果给出推荐信的老师与想要申请的导师之间关系比较密切,推荐信的作用会大大增强。

·有中介的必要吗
个人认为中介不是必须的,自己准备申请的过程也是锻炼信息搜集能力、沟通能力并开阔视野的很好机会,同时在不断的复盘、反思中还能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全程下来会有很多收获。只要在申请阶段时间充足(大四秋冬学期课少,科研能平衡),还是比较建议自己准备的。
信息收集渠道:老师、学长学姐、网络论坛(CC98、小红书、寄托天下、Reddit等等)、学校官网/实验室主页、中介免费咨询(选择性吸收)